白洋湾街道:开展“全链条”监督 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近日,姑苏区金阊新城(白洋湾街道)晒出半年度经济数据,物流产业表现十分抢眼,实现全口径税收7190万元,同比增长46.1%,成为金阊新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保障党中央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近年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纪工委聚焦“惠企政策落地、重大项目达产、企业发展诉求、廉洁生态圈建设”等方面精准破题、打出监督组合拳,有力有效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监督保障18条物流产业惠企服务举措落实。2023年4月底,金阊新城召开物流产业“提档升级年”启动大会,围绕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城管执法、交通安全、司法服务等5大方面,推出18条物流产业惠企服务举措,进一步整合辖区优质服务资源,助力物流产业片区转型升级以及物流企业更好发展。街道纪工委立足纪检监察职责,常态化开展调研走访,主动了解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今年初,在走访大运河沿岸企业过程中,苏州上建杭鑫混凝土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反映了上岸道路因原先村民在自留地上搭建的房屋没有按时拆除而用于出租经营,影响企业运输且存在安全隐患。对此,街道纪工委及时向党工委反馈,街道成立领导小组逐户走访收集相关资料并在5月份的“政企互动联系日”向沿岸企业通报情况,赢得企业支助。综合参照沿路房屋建造结构和费用,以及相应的损失,给五户业主作出相应补偿,并按计划有序推进拆除老旧危房、拓展道路交通、改善市容市貌、提升物流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街道纪工委持续跟进监督、全程监督,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和“微腐败”问题,推动各项惠企助企政策落地见效,为企业在辖区内投资创业“软环境”护航。
监督保障数字科技产业园等建设项目。街道纪工委联合经发、建设等部门,成立重大项目监督领导小组和联动工作组,对涉及产业集群发展的重大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围绕工程建设、设备采购、资产招租、服务外包等重点领域,着力形成并落实好4项机制,即:项目进展通报机制、信访举报查处机制、定期走访机制、警示教育机制,确保项目序时推进。据了解,位于朱家湾街8号的姑苏云谷是苏州首批数字特色产业园已建成投用,目前入驻企业217家,入住率达83%;在建的联东U谷·姑苏数字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完成5幢建筑封顶,力争8月实现全部封顶,2024年7月开园运营;在建的元创·姑苏智谷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目前桩基施工已完成、基坑开挖已完成,预计2025年竣工验收。
配合“‘湾’事无忧”营商环境品牌,街道纪工委积极督促职能部门为包含物流企业在内的辖区企业提供专业化专员、定制化政策对接等服务,创新开展“政企互动联系日”活动,倾听和帮助解决企业诉求,同时配备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对一联系监测,督促破除企业发展“中梗阻”,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型企业——急速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的市场总监朱骏杰对此深有感触,刚落地时,公司在申请市级海外仓的法规、标准和措施时犯了难,不知从何下手,金阊新城了解情况后,立即送服务上门,为他们详细解读政策法规,提供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帮助。
实施“廉洁企业赋能行动”,在传化、国际铁路物流中心、苏汽、安博等企业,着力打造“廉洁生态圈”法制防火墙,依托传化物流港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聘任涉企廉勤监督员,常态化开展走访。街道纪工委通过走访营商环境监测点,与涉企廉勤监督员开展深入座谈,了解企业发展整体情况,推动问题发现整改,为助力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监督保障。在走访传化公路港时,了解到重点物流企业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在发展中会碰到很多法务问题,在得悉这一企业发展痛点后,街道第一时间组织“法润新湾”律师团队“搭脉问诊、送法上门”,指导重点企业制定与完善劳动合同模版、定向保密协议等法律文书。同时,联合公安、法院等部门建立个案现场指导、定期通报共享等机制,倾力打造“24小时公共法律服务辐射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沟通对接和跟踪问效,将政治监督化为实际举措落细落实,推动职能部门科学履职、精准履职,推动企业政策直通、廉洁直联、诉求直达,为助力辖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监督保障。”金阊新城(白洋湾街道)纪工委书记吴立新表示。